【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走近稻菜田里,探索神奇奥秘

信息员:郑钰湘/文 罗梦瑶 罗欣悦/图发布时间:2023-07-10浏览次数:112

79日,我院 “谷稻茶香”实践队在平和县科协组织安排以及平和蜜柚科技小院研究生张子峰带领下,前往漳州市平和县山格镇开展“稻菜轮作”模式的调研工作。

山格镇稻菜轮作模式

抵达目的地,放眼望去,绿油油的水稻随风摇曳,好似绿浪,此起彼伏。通过观察,实践队发现这里的稻田和其他地方的稻田有一些不同,每一块稻田上都支着大棚架子。据村民介绍,目前水稻的行情不太乐观,如果只种水稻,很容易亏本。所以一般这里的村民们都会种“一季水稻,两季蔬菜”。实践队队员走进稻田,看着一个个大棚,就像一个个蔬菜的保护伞。但现在大棚并没有盖上薄膜,“因为现在地里种的还是水稻,水稻不需要盖薄膜。但是等到10月份左右,水稻收割之后,种下菜苗时,薄膜就要盖上,可以防止霜冻,给蔬菜保暖,保证蔬菜反季节生长,稳定农民的收入。”隆庆村的蔡先生告诉实践队。

谷稻茶香实践队队员入户调研

实践队队员通过采访调研,发现稻菜轮作获得当地村民的一致好评。虽然水稻的行情不景气,但是有了一些蔬菜的支持,这块田地还是不至于亏本的。而且,稻菜轮作时,水稻就不用额外施加化肥,种蔬菜时施的肥会残留到土壤中,等到蔬菜收割,整地种水稻时,土壤里的肥料足以支撑水稻的生长。这也很好地落实了“减肥”政策,有效推进绿色发展,减少土壤污染。“稻菜轮作不仅杂草少了,虫害也减少了,大幅降低了农药化肥用量,种出来的蔬菜、水稻等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也提高了。”山格村的陈先生高兴地说。据了解,近年来“稻菜”轮种模式,充分利用土地的空闲期发展冬种蔬菜,让“冬闲田”成为“增收田”有效促进冬季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在调研期间,实践队员还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芦溪镇的稻菜模式种的蔬菜普遍是芥菜为主,而山格镇这边主要是以瓜类为主。调查的40份报告中,全部都种了苦瓜。这也验证了新陂村吴先生所说的:“我们镇的这一块地,更适合种瓜。”实践队员还发现不仅镇与镇之间种的蔬菜有种类差别,村与村之间,这种差别也是存在的。比如同为山格镇的隆庆村和山格村,隆庆村很多村民都是种青瓜、黄瓜、苦瓜、辣椒,但是新陂村更多的村民都是种的苦瓜南瓜嫁接。可见,轮作还是有讲究的,不同的地适合种的农作物不同,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谷稻茶香实践队队员与隆庆村受访村民合影留念

从课堂到田间,实践队员们通过此次实践调研将课本中所学知识与实际结合,也在一次次走访中了解作物的种植、生长情况,了解农村现状及发展情况,在实践中积累经验。